2014年2月4日 星期二

《媽媽要我愛男人》Me Myself and Mum - 不像在看電影,像看戲的有趣好片!




時間:2014.1.31(三) 20:00
地點:誠品電影院

基本上看到片名大概就猜得到題材,就知道是個小眾電影;再知道這是部法語片,嗯,歐語電影相較英語片在台灣還是小眾中的小眾;如果我說,這部片的拍攝手法讓觀眾覺得較像在看戲,不是在看電影,是不是又更加小眾~ XD  到底誰會去看呢?(我啊!!!!!!)

當個小眾中的小眾超幸福,因為這是部非常溫馨可愛又精采的自傳式法語片!



預告片以及電影簡介其實就已經把故事說完,但我覺得自傳式、小說改編或是歷史故事演出(不論電影、舞台劇等)的困難點,會是在大多數已經知道劇情走向的觀眾,甚至有些人已經在腦內小劇場演過一遍的狀況下,將整個演出暴露在較嚴格的標準接受檢驗。

比如這部[媽媽要我愛男人],老實說他已經將整部影片約8成的重要轉折點剪出來(甚至是雷),根據經驗,某些好萊塢的片子預告就把重點講完,通常走進戲院的必要性就大幅降低,故事可看性也下降。那買票來看這部片的觀眾,進電影院還應該有所期待嗎?答案是:會!這就是這部片厲害的地方。

導演+男主角吉翁佳里恩(Guillaume Gallienne)以他的自身經歷編寫導此片,本身是劇場演員出身,演技鐵定沒有問題。片中可以讓觀眾思考性別認同、社會對性別取向的觀點,最重要的是,男主角和母親之間的關係。雖然前述主題都有點嚴肅,但這部片都是用詼諧幽默的手法呈現,不特別灌輸觀眾什麼觀念,而是可以讓觀眾可以在看完電影後說出自己的觀點。

預告中可以發現第一個小轉折點,當男主角向母親訴說小時後暗戀對象Anna那段,可以看出第一端倪。Anna是女孩子的名字,但男主角母親卻在回話時,把"她"改口稱"他"。顯示男主角知道自己喜歡的是女性,但母親卻認定,也期望他會喜歡男性。

從小母親以女孩的方式教育男主角,讓男主角覺得他自己就是女生,而不是男生。在預告片中,男主角在新的寄宿學校中認識一位對他友善的男同學,他以為自己就此喜歡男生,但男同學與女友親吻讓他心碎後,她的母親表示Gay也是會幸福的,讓他開始思考,他是否就是Gay?(這邊就不破梗了,後面那段對白是菁華)

在拍攝手法上,預告中也把舞台劇的片斷剪入,因為這部片算是戲中戲。男主角演了一齣自傳式獨角戲舞台劇,鏡頭從後台帶到舞台前,一開始都是從男主角後背,從演員的視角往觀眾席拍攝,台下一片漆黑,曾經站上舞台過的人會覺得這的確是舞台上演員的視角,當燈光一打,其實台上是看不到台下的。鏡頭也在電影中不定時由觀眾的角度拍攝舞台上演出的男主角,男主角的舞台演出與電影演出的銜接非常順暢,會覺得把獨腳戲一人分飾多角的畫面具象以電影多角色方式呈現,絲毫不覺得有觀戲/電影情緒被中斷的感覺。

男主角很愛母親,在電影中男主角也分飾母親一角,一開始他不了解母親把他當女生教養的用心,後來了解時,那個演員的伏筆我覺得超棒,這邊就不破梗了。
總之,這是部值得進電影院一看的好片!另外我很確定我看過那個男配角Reda Kateb的片子,因為他實在長的太個性忘不掉啊~但是我現在怎麼想就是想不起來是哪部片.......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